零分報告:科幻中的生物狂想

這是與生物科技有關的通識課程的小報告,通篇亂扯!感謝芒果提供在生物領域的一些切身感受,讓我終於把這篇語無倫次的東西給收拾掉TAT


圖片取自美國影集Fringe(危機邊緣/迷離檔案)


科幻中的生物狂想

最近看了《時間迴旋》(Spin)這本科幻小說,對於書中所描述的生物科技感到印象深刻。火星上的人類後代在生物科技領域上已經進步到可以改造基因以增長壽命,甚至是以改造過的細胞做為平台,更進一步的加裝載體,以至可以接受單純的半機械生命群體從宇宙中回傳的訊息,令人驚奇的點子!個人最喜愛的科幻故事之一,瑪麗‧雪萊(Mary Shelley)所著的《科學怪人》(Frankenstein)雖然在整體故事氛圍上更是在描述人類心理上排除異己的劣根性,但那的確是以當時最先進的醫療科學為背景所創作出的故事,是以成為科學幻想小說的始祖之一。科幻電影中的經典系列《異形》(Alien),第三集中,異形選了Ellen Ripley作為人類載體,而第四集中終於出現了與人類基因結合的新種異形,不以傳統異形以卵生的方式孵化,而是與人類同樣由母體懷孕且胎生,從外型上也看出牠帶有人類基因的比例是多麼的高,甚至,屬於異形部分的敏感度更告訴牠,牠所誕生的母體並不代表一切,基因來源屬於Ellen Ripley. 這真是很感人的情節設計,從最根本的基因層面來刻畫親子血緣相繫的情感,我當時看得都快流淚了。
地球生命的起源永遠是最受歡迎的議題之一,《火星任務》(Mission to Mars)便是以宇宙胚種源論為最後重點的寫實科幻電影(寫實重點在太空人執行任務的細節),火星人基因是地球生命的起源,說實話,這種設定很棒。大家都知道,人類的大腦實際有在運作的部分少得可憐,這應該很簡單的說明了人類根本還沒進化完全,所以才這麼蠢,根本不比其他靈長類強多少。或者科幻些,當時地球外的生命體或什麼的將基因送來地球前已經動了手腳,限制其發展,除了吃喝拉撒睡以外別作太多事,以避免自我毀滅這種傻事發生(但現在看來似乎沒什麼效);或者是原始基因初來乍到水土不服所以長壞了;或者是與地球上原本就有生命體結合,產生異變,變成人類。
科學幻想的領域算起來也才兩百多年,然而許多科幻作品中所描述的,精密機械(人)、外星生命體、地球上未知的異域(深海與地底居多)、對不斷流逝的時間的渴求,以及最古早同時也最日異月新的題材:生物醫療與其延伸。基因改造、複製與重現生命體、病毒侵襲、新人種等等,如今已有不少部分如預言般的被一一實現了。科幻與神話有著一樣的基礎精神,即是對未知事物的恐懼與猜測。上古人類對自然現象的觀察與不解,幻化成龐大不朽的神話歷史系統,同樣的,現代人對生物科技有突飛猛進的認知後也開始抱有各式遐想。
《侏儸紀公園》(Jurassic Park)中的基因複製與修補技術、《致命病種》(The Andromeda Strain)著墨於人類對病毒的無力對抗,同時也探討了一些環保議題。依波拉病毒(Ebola)也成了一些科技災難片與小說的主角,甚至以奈米(Nanometre)為單位的技術也延伸出如《納米獵殺》(Prey)原本只作為醫療用途的奈米機械逐步掌控人體神智的驚悚科幻小說。若將非科學的民間信仰結合科幻,便出現了如《惡靈古堡》(Resident Evil)之類的作品,喪屍(Zombie)原本只存在於海地巫毒教中的宗教儀式,科幻製造出最強的生化武器(表明人類的劣根性之一:好鬥與戰爭),開啟了一連串的浩劫,創造出人工病毒活死人這類角色。《他的眼底,你的掌心,即將綻放一朵紅玫瑰》中更利用生物科技,消除了永恆可議的性別隔閡,讓變性很容易,記憶也可隨意竄改,人體與實驗室白老鼠無異。
現在大眾已經知道,原來生物科技的應用早已充斥在人類的生活中,其中由以需要微生物發酵的食物為最。生物科技一直是因應在人類實用需求而發展,醫療上的研究帶領人類走入基因解碼時代,進而操控細胞,有為解決糧荒而出現基因改造農作物、為不孕症者在母體外以創造受精卵而後進行胚胎移植、尋找先天性疾病與致癌基因,以上都是在合理需求範圍內的生物科技應用,在過往都是不可思議夢幻般美好的幻想。那人工挑選基因組成所謂的完美人類(未來基因的優劣將決定一切,如《美麗新世界》(Brave New World))、自體細胞複製人(但除了基因形以外也不會有什麼一樣,對複製人來講,她/他/它的誕生是建立在多自私的行為上)、死亡率百分之百的生化武器(再一次:好鬥與戰爭),這些在技術上來講已經無礙的生物科技呢?所有人都明白,無論道德輿論在現實上的牽制力還有多強,人類追求科技進步的野心還是與幻想般無限膨脹著。
絕大部分的科幻作品其最根本的核心價值之一就是對人類各種行為以科技迷人的無限可能去想像並以寓言、警世的意謂書寫下各種故事,通常科幻小說的內容偏向灰暗甚至毀滅,說明人類無限度的創新科技,寄望科技所能帶來的各種革新之下對人性的抹煞以引發更深沉的探討。縱使科學的基礎就是一個靈光乍現,甚至是從一個接近天馬行空的幻想開始一步步形成理論,再進行慎密的研究,從而實現一切。但實際上,科學家至今仍未全部搞懂地球上已知的細菌,連在深海中都還常常發現以往沒見過的生物,地表上生物也沒人敢說已經發現完全了,甚至有些物種還沒被發現就已經悄悄滅絕。或許對這顆宇宙塵埃般的星球(地球)來說,才剛出現短短三百萬年(只是一瞬間)的人類其無知與已經造成的巨大破壞,就是最可怕的生物狂想曲。





我根本不知道我在寫什麼啊哈哈哈!(毆爛)還有,《時間迴旋》的確有讓我每一頁都看完,但也不會放在我的推薦書單上,只是剛好可以扯就拿來當開頭了XD
本篇充滿了非常不通順連接詞和虛詞的濫用,但這不是同人小說,所以不用改。(←真的要拿零分就對了!)

4 則留言:

  1. 題頭圖好漂亮!(喂這不是重點
    短短一篇文章裡面充滿了電影跟小說名字看的我還真眼花+崇拜!XD
    我覺得科技發展到一個程度後,無可避免會回歸到人性上並產生衝突......
    是說,以前的人沒有科學也能活下去,現在的人有了科學還是那麼糾結,只能說人類本來就是難懂/搞複雜的動物阿。

    回覆刪除
  2. 客官真識貨!此圖正是本篇唯一漂亮的地方呢~
    因為這邊只寫道我腦中瞬間出現以生物科技為主或有關的作品,想知道更
    多種類的科幻極品我們可以來好好私下唷(燦笑)
    你說得對!以前的人啥都沒有還是活得好好的啊!
    地球很好,壞就壞在上面有人類(掩面)

    回覆刪除
  3. >>屬於異形部分的敏感度更告訴牠,牠所誕生的母體並不代表一切,基因來源屬於Ellen Ripley. 這真是很感人的情節設計,從最根本的基因層面來刻畫親子血緣相繫的情感,我當時看得都快流淚了。

    所以《異形Ⅲ》裡有這種...I'm your mother, son.感人的場景嘍?我腦內中浮現異形與女主角在片尾相擁的畫面,啊啊我也快流淚了有沒有人願意把它畫出來? TˇT(等一下你腦補過頭了)所以《異形戰場》是如此的搞笑不是沒有原因,在正史(?)裡就已經為後來的轉型鋪路了。

    看完Shingo的感想,突然覺得:唔我的專題如果能做喪屍而不是嗜中性球,不知該有多好,你還可以跟牠在醫學院玩你追我跑呢...(都是有你這種人好萊塢才會覺得搞生物的都是神經病

    回覆刪除
  4. 我就覺得那樣寫似乎會讓人誤以為那個母子相認的場景是在第三集,其實是在第四集的
    最後唷>_0
    那的確就是異形與牠的人類母親相擁的感人畫面啊啊啊!TAT

    異形戰場連搞笑都稱不上,那根本是種侮辱。也跟我想講的科幻中的生物無關。(撇
    頭)

    所有人都說這篇根本是觀影心得(其實上述提及作品都是小說改編),這是生誤(?)通識
    課報告啊!XD

    回覆刪除

a penny for your thoughts
匿名留言的話,留言可能會被丟到垃圾留言裡不會被我第一時間發現喔,還是請留下您的大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