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只能借四本書,而且還有兩本是借過的(笑)
WILL WE SEE TOMORROW?:A German Cavalryman at War, 1939-1942
我們會見到明天嗎?:一位德國騎兵的回憶
Author : Max Kuhnert
猶太人的幽默
Author : Salcia Landmann
世界經典短篇小說精選:猶太、德國
這次推薦《猶太人的幽默》
與前同,以書背、前書衣蓋與前言的文字來說服大家去看一本好書(笑)
主編.司馬長風
譯者.李長傳
幽默文學出版社
書背
*要衡量一個國家的文化水準,是要看它的戲劇觀念與喜劇發達程度﹔
而真正的喜劇的標準,是要看它能否引起含蓄思想的笑。
──梅瑞迪斯(1928-1909 英國批評家)
前書衣蓋
幽默是智者眼中的微笑。
──讚格威爾(1864-1926 猶太作家)
●在笑話的領域中,猶太人也是得天獨厚的佔據了大片的疆土,猶太民族幾千年來受政治的迫害、遭屠殺、到處流離失所,卻仍擁有樂天知命的睿智人生,實在令人肅然起敬……
前言
本書為莎姬亞.蘭杜曼(Dr. Salcia Landmann)女士的著作。莎姬亞於一九六O年出版《猶太的笑話》,一九六二年,又粹取該書之精華,再版一次。一九六五年寫了《猶太的笑話與格言》,一九七二年才出版本書《新編.猶太笑話集》(即中文版的/猶太人的幽默)。一九七四又編寫《猶太笑話.增訂版》。收集猶太笑話者,除了莎姬亞女士之外,還有不少人,不過,他們都不能與莎姬亞相提並論,因為,莎姬亞是公認的此中翹楚。
一九六O年,當莎姬亞的《猶太的笑話》出版時,新聞界對她真是感激涕零,都認為這本書將成為──德國人與猶太人〝關係正常化〞的第一步。居住於歐洲的猶太人也放下了一顆心,他們再也不會有二次大戰時的恐懼與苦惱了。
精神分析大師──佛洛伊德說:「笑話乃是沒有保身之術者的最後的武器。」
事實上,笑話不僅能夠慰藉傳遞笑話者本身,同時,他對人際關係的改善,亦有不可抹滅的一面。德國人在閱讀了《猶太的笑話》以後,才感覺到猶太人就在他們的身邊。
當《猶太的笑話》問世以後,世界各地的猶太人獲知莎姬亞女士在收集笑話時,紛紛把他們聽過的笑話,利用郵寄的方式送給她。莎姬亞女士就把它們編成這本書。換言之,《猶太的笑話》(一九六O年),是在很多人協助之下完成的集體創作,其參與者竟多達三二七名之譜。對此,莎姬亞女士寫到──
「憑著這份名單,分散於世界各地的猶太笑話愛好者,紛紛的彼此認識。其中包括在希特勒時代斷了音訊的人。更有渡海的移民者,重逢學生時代的女友而結成連理者。我刊出參與者的名單,無非是表示我的感謝,想不到也幫助了猶太笑話愛好者的相逢,以及彼此認識……」
猶太的笑話,到了近世,才由東歐──也就是波蘭、捷克、匈牙利、烏克蘭等地的猶太人口中形成。猶太人分散於世界各地,在各國都有科學及哲學方面的傑出猶太人才,但是在東歐的猶太人,一直生活在貧困與被迫害的環境中,也從而產生了很多笑話。
東歐的猶太人操著所謂的「猶太德語」(Yiddish)。此種獨特的語言以中世紀的德語為主,再加上希伯來語、俄語,以及波蘭語而形成。在俄語圈中,只有猶太人操著「猶太德語」,正表示他們是被逐出德語圈的移民集團。希伯來語與波蘭語為猶太的教典語言,尤其是希伯來語,通常在小時就學習。
依照莎姬亞女士的說法,這種「猶太德語」的音韻很美,簡潔又含蓄,乃是猶太笑話引人注目的最大功臣。很不幸的在二次大戰後,「猶太德語」已經瀕臨滅絕的邊緣。操「猶太德語」的東歐猶太人幾乎被趕盡殺絕,而猶太人聚集的以色列,則以希伯來語為國語。事實上,不僅是「猶太德語」,甚至連猶太笑話也瀕臨滅絕。
新生的以色列再也沒有產生猶太笑話的環境。以往猶太人為了護身,一向把笑話當成最後的武器,如經已沒這種必要了。今日的猶太人已經能夠跟兩千年前的祖先一般,拿著武器戰鬥了。
《猶太的笑話》多少為保存猶太德語與猶太笑話之遺跡,盡了一份心力。
目錄
前言(如上)
猶太人的生意經
猶太人的民生問題
神的投資
猶太人的法律
實在高明
猶太人的婚姻觀
猶太人的〝童話〞
死去的腳
詭辯哲學
皇帝的招待
耶穌的死因
希特勒回鄉
馬克斯大夫
猶太人的〝外交〞
每個主題都有很多則笑話,我挑幾則來分享ˇ(慢慢補上)
猶太人的生意經
「猶太法典」買賣法
修繆凱.洛卡一直在研究「猶太法典」。現在他就要結婚了。岳父其在他能夠在商業方面卯出全力,是故,答應他自由動用女兒的私房錢。
修繆凱答應岳父好好搞生意。不過在實際著手之前,他在「猶太法典」裏面,找尋如何做生意的指示。果然,皇天不負苦心人,他終於看到了如下一項:
「想做生意賺大錢的話,那就出售除了你之外,沒有人出售的商品吧!」
修繆凱覺得很有道理。於是他單身前往萊比錫市,長期地尋找的結果,終於找到「猶太法典」所指點的貨品──沒有手指的手套,以及有腳指的襪子。
不過,事後他感到非常驚訝,因為,這兩種商品根本就賣不出去。
在失望之餘,修繆凱又再度翻開「猶太法典」。眾所皆知,所謂「猶太法典」也者,通常都因應著不同場合,列舉出賢明的忠告。
這一次,修繆凱看到了如下的一段:
「如果你手上有賣不出去的商品的話,最好盡快的交換能夠很快銷售掉的商品。雖然多少會損失一些兒,總是比血本無歸好得多了。」
於是,修繆凱找來兩個經紀人,把上述的商品,分別交給他們,並叮嚀他倆縱然損失一些兒,也必須交換其他的商品。
兩個經紀人到萊比錫市。在同一天,修繆凱收到了他倆的來信。信裡寫著──他倆再經過一連串的辛勞之後,終於獲得成功。可說是一項喜訊。
數天後,交換的貨物送抵修繆凱那兒。收下襪子的經紀人,送來了手套,而收下手套的經紀人,卻送來了襪子!
作弊
坎恩跟波拉克在咖啡屋賭橋牌。坎恩突然憤怒的跳起來大叫:
「波拉客!你在作弊!」
「天哪!你別大驚小怪好不好?」波拉克故作鎮靜的說:
「你不說,我也曉得自己在作弊啊!你不要再雞貓子般叫嚷,行嗎?」
免費獲得梨子的訣竅
「爸爸,外面有人在賣梨子,您給我一美元吧!我也要買一個。」
「你不必向我要錢啊!只要出去對他做個鬼臉,他就會把梨子扔到你頭上了。」
保證
「客倌,您買了這把漂亮的傘吧!我敢保證它是純綢的。」
「可是,太貴啦!」
「那麼,您買這把好了。這把傘也很漂亮,可是並不貴。只賣五馬克。」
「這把傘也有保證嗎?」
「那當然。」
「保證它是純綢嗎?」
「不是的……」
「那麼,你又保證什麼呢?」
「這個嘛……我保證它是一把傘。」
精神病
「聽說楊凱夫濫開空頭支票,以致於被送去精神病院,是否真的?」
「哪裡?原因並非他濫開空頭支票,而是他想付出每張支票上面的金額。」
瘋子
「克勞楊向咱們借了兩千馬克。怎麼這些日子以來,都沒有看到他呢?」
「你難道不曾聽說過?他已經發瘋啦!自稱為羅斯達男爵,到處在散財呢!」
「如此說來,他很快就會把兩千馬克還給咱們囉?」
「我也不敢下斷論,或許,他還沒有瘋到那種程度吧?」
猶太人的民生問題
十二人份
多數學習「猶太法典」的學生,幾乎都是身無分文。正因如此,市鎮的居民都要輪流請他們吃飯。至於輪到哪一家庭提供飲食,學生們是沒有選擇的餘地的。
一名叫多輝的學生,每星期兩次被招待到商人吉魯曼家吃飯。他的食量非常驚人,吉魯曼忍受了很久,到了某一天他再也受不了了,他說:
「我說學生朋友啊!請你在十二點凌駕吃一人份吧!千萬別在一點鍾凌駕而吃十二人份啦!拜託……」
國際性
在兩次世界大戰的間隔,波蘭的猶太人生活得很貧苦時,楊凱爾說:
「反猶太主義者非難說,猶太人的立場曖昧不明,具有國際性的傾向,實在說得一點也不錯。例如以我自己來說吧!
我這個小小的店,乃是得自於『美國援助猶太人機構』的資金。
我每個月的生活費,乃是在阿根廷的兒子寄來的。
我的稅金── 一向由加拿大的叔父代付。
我的煤炭費用── 一向由倫敦的『波蘭猶太援助協會』提供。
我的馬鈴薯費──每年都由在巴黎的姐姐送來。
我腳上穿的鞋子──它是來自約翰尼斯堡的『紅十字會』。」
舊友
修華滋與懷斯一同上學。修華滋變成了富翁,懷斯卻是一直潦倒。
有一天,懷斯去拜訪修華滋說:
「修華滋啊!彷彿一切都是昨天的事!在求學時代,咱們是最好的朋友呢!」
「這裡有一百馬克。」修華滋打斷了懷斯的話說:「你把那件事情忘了吧!」
最初的徵候
一個猶太教宣教師問村子裏面的貧窮猶太人,最近的生活情況怎樣?
「我好像就要變成有錢人啦!」他回答。
「『好像要變成有錢人』,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啊?」
「因為,我已經顯現了變成有錢人的最初的的徵候。最近哪!我變得貪得無饜,對貧窮的人完全沒有同情心啦!」
善行
修華滋死了,他的靈魂去叩天堂的門,聖保羅打開門。
「讓我進去好嗎?」修華滋說。
「你不必慌張!」聖保羅以嚇人的臉色說:「讓你進天堂前我必須問你一句話,你在人世間做了什麼好事沒有?」
修華滋想了很久以後說:
「有一次,我給了一個乞丐一馬克。」
「還有沒有呢?」聖保羅問。
「兩、三年後,我再給一個乞丐一馬克。」
「這就是你的全部善行嗎?」聖保羅問。
「哪兒話。」修華滋說:
「在我死亡幾天前,我又給第三個乞丐一馬克哩!」
這一次輪到聖保羅想了好久,最後才說:
「喏!三馬克還給你!你立刻拿著它們下地獄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a penny for your thoughts
匿名留言的話,留言可能會被丟到垃圾留言裡不會被我第一時間發現喔,還是請留下您的大名吧~